今年以來,中紀委網站已先后推薦了我省桐城清代大學士張英、宣城績溪章氏、池州東至周氏的家規家風。現將這三次推薦的內容整理如下,供廣大黨員干部參考學習:
一、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六尺巷禮讓為先 篤素堂廉儉傳家
二、安徽宣城績溪章氏:崇文重教 禮義相傳
三、安徽池州東至周氏:六世書香 百年家風
一、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
六尺巷禮讓為先 篤素堂廉儉傳家
桐城張氏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晚年更號圃翁,清代名臣,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歷任侍郎、經筵講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先后任纂修《大清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著有《篤素堂文集》、《存誠堂詩集》、《聰訓齋語》、《恒產瑣言》等。張英一生廉儉禮讓,“終生讓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為世楷模。有關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傳頌鄉里,為人感佩。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歷任文淵閣、文華殿、保和殿大學士及戶部、吏部尚書。入仕為官長達50年,“歷得三朝,遭逢極盛”,卒后謚文和。曾先后纂《康熙字典》、《雍正實錄》,并充《明史》、《國史館》、《清會典》總纂官。著有《傳經堂集》、《澄懷園語》等。張廷玉平和儒雅,學問優長,立身唯謹,理政以慎,刑尚寬平,人贊其“既哲亦既明”。
桐城張氏舉業不斷,名宦迭出,遍為人知。張英、張廷玉“父子雙宰相”(清代不設宰相,但張英、張廷玉都擔任過大學士之職,張廷玉還出任軍機大臣,相當于宰相),其優良家風還綿澤后世,先后出現“三世得謚”(張英,謚文端;張廷玉,謚文和;張若渟,張廷玉第七子,謚勤恪)、“六代翰林”(張英;張廷玉;張若靄,張廷玉長子;張曾敞,張廷玉之孫;張元宰,張廷玉之曾孫;張聰賢,張英六代孫)等人文盛況,有“門族清華,世代簪纓”之譽。
張英故居:篤素堂
張英府邸“篤素堂”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御賜匾額。因張英、張廷玉父子先后官至大學士,鄉人稱為相府。
張氏相府位于桐城老城區西南隅,占地面積二萬余平方米。整體格局為三區(東區、中區、西區)六路,坐北朝南,橫向并列。每路建筑五至六進不等,間以回廊庭院。廳堂宏敞,居室多為二層小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青磚黛瓦,樸實素雅。府中點綴有“五畝塘”、“花廳”、古玉蘭樹等園林小品,北墻外為“六尺巷”。今建筑留有少量遺存,但遺址保存完整,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氏相府為江淮之間規模較大的文人士大夫宅第,具有徽派建筑江北過渡帶的典型特征,對研究明清時期的桐城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桐城張氏家訓
《聰訓齋語》
張英撰寫的家訓《聰訓齋語》,是留給后世的一份寶貴精神財富。他集自己一生官場仕途、為人處世的經歷體會,以“立品、讀書、養身、擇友”為主要內容,要求子孫“務本力田、隨分知足”,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讀書、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他把家訓概括為四句話: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孫廉儉禮讓,謹言慎行,勤苦讀書、樂聞規勸,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聰訓齋語》于康熙年間刊行于世,廣為流傳,為諸多名流大家所看重。曾國藩對其推崇備至,認為《聰訓齋語》“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因此要求曾氏子弟人手一冊,認真學習領會。
《澄懷園語》
《澄懷園語》是張廷玉花費大量心血撰成的,里面匯集了自己數十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的處世經驗和人生感悟,旨在繼承其父張英的治家為官思想,同時告誡子孫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
在《澄懷園語》中,關于為人處世,張廷玉認為心乃自身之寶,為人要善良,不可生惡念。關于為官從政,張廷玉強調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孫后人做官“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
同其父張英的家訓一樣,張廷玉的《澄懷園語》也對其子弟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四個兒子若靄、若澄、若淑、若淳等都先后入朝為官,政績顯著。這與張廷玉的教導和《澄懷園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所以,后人對此書評價很高,清人沈樹德認為:“《澄懷園語》四卷,皆圣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于是乎在焉。”
●視頻腳本:
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廉儉禮讓 聰訓傳家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是桐城清代大學士張英的一首《讓墻詩》。
桐城,著名文學流派“桐城派”的故鄉。地處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素有“吳頭楚尾”、“七省通衢”之稱。
元末明初,桐城飽受戰亂和災荒,人煙稀少,大批移民自江西、皖南等地遷至桐城。他們吃苦耐勞,積極進取,重視農耕,看重課讀,逐漸形成了桐城“窮不丟書”、“耕讀傳家”的鄉情民風。
濃郁的書香氛圍催生出恢宏的文化景象。明清兩代桐城一邑之地共出進士236人,舉人793人,貢生、監生不計其數。出現了張、姚、馬、左、方等諸多世家顯族,形成了影響清代文壇二百余年的“桐城派”,為世人所矚目。一時“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
一、桐城世家
桐城世家顯族中的“張”,指的就是張英家族,以其郡望稱為“清河張氏”。明初由江西鄱陽遷居桐城北鄉土銅山。六世祖張淳科第起家,自浙江永康令官至陜西布政參政,因長于斷案,人稱“張一包”,即包拯之謂。其長孫張秉文,就是張英的伯父,為明朝封疆大吏。季孫張秉彝,就是張英的父親,贈光祿大夫。
張英父親張秉彝,在張英初入仕途時,即多次寫信告誡他:“祖宗積德,累世以耕讀承家,爾惟益自勉勵,以無貽前人羞”;“抱忠貞以事君,篤謙和以交友”;“敬者德之基,儉者廉之本”。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晚年更號圃翁。康熙六年進士,十二年任翰林院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六年入值南書房。供職勤謹,應對稱旨。康熙稱其“有古大臣風”,將西安門內房屋賜其居住,開清代詞臣賜居內城之先例。后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民間俗稱“宰相”。康熙四十年告歸,隱居城內故居和龍眠山賜金園,其間康熙曾數賜楹聯。四十七年卒,謚文端。
祖輩的懿德嘉行,父母的言傳身教,造就了張英敬慎廉儉、謙和禮讓的官德人品,而他又承前啟后,以其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結合古圣時賢的言行事例,凝鑄成了一部教育子孫后代如何持家治國、立身做人的《聰訓齋語》。
二、聰訓繼世
《聰訓齋語》是桐城清河張氏的一部典范家訓,內容深入淺出,富含哲理。讀來和風細雨,如沐春風。張英說:“予之立訓,更無多言,止有四語: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嘗將四語律身訓子,亦不用煩言伙說矣。”
這是張英教訓子孫的四句箴言。通覽全訓,縱觀張英的為人處世,其核心精神和最終落腳點,即是“廉儉”、“禮讓”二端。
張英居官廉儉,門無私謁。遇有人行賄時,則正顏拒絕。他曾說道:“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門下奔走之客,有損無益”。其家境清苦,任翰林時,曾于會試入闈,家中竟然無米下鍋。夫人搜得家中有面數斗,遂舉家連食面湯將近一月。居虎坊橋時,度支困乏,夫人不得不取下孩子項下銀鎖質錢,以渡難關。
張英的廉儉之風,還體現在選拔、推舉和保護廉儉官員方面。康熙南巡,張英曾多次迎駕揚州、淮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一次南巡,兩江總督阿山欲借機增供經費,江寧知府陳鵬年執意反對,阿山想以誹謗巡游罪置陳重罪。及張英謁見,向康熙澄清事實,陳鵬年始得免禍,后成一代名臣。
廉為官之本,儉為廉之基。養廉必須以儉。張英認為做父母的應“教之儉用”,并把儉的內容歸納為“儉于飲食”、“儉于交游”、“儉于飲酒”等八個方面,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他崇尚南宋著名學者陸梭山(陸九淵兄長)治家以儉之道,要求家人把一年的日常開支費用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月底總結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
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張英后人 張澤國:
張英的廉儉故事還有很多。他六旬華誕時堅持不辦壽宴,不受賀禮,與妻子商定把錢省下來“制作衣绔百領,以施道路饑寒之人”。他解官歸田之后,“誓不著緞,不食人參”。布衣蔬食,至老不衰,而救人急難則動輒傾囊。
除為官廉儉外,張英還推崇為人禮讓。他說:“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讓為寶。”做父母的就應“教之謙讓”。晚年居鄉時,他從不以“宰相”自居,僅以一位山間老人身份與百姓交往。遇到擔柴人,便退立道旁,主動讓路。而有關他“六尺巷”的讓墻故事,則最為世人稱道。
史料記載,張英的桐城老家宅旁有一塊空地,與吳氏為鄰,吳家越界占用,于是引起兩家紛爭。張英家人便修書一封送給在京城的張英,請示定奪。張英提筆批詩一首寄歸。詩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言懇意切,情操高古。家人接書,遂退讓三尺。吳氏聞之,深感其義,亦退讓三尺。于是桐城就有了這條六尺巷,有了這一傳誦至今的六尺巷佳話。
安徽省桐城市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 潘忠榮:
六尺巷故事的核心精神就是“禮讓”二字。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讓故事史不絕書。《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舜就是舜帝,讓畔就是讓出田岸。舜帝以他的虛懷若谷感召了歷山地區的人們都禮讓田岸,這是我國最早禮讓地界的故事,它的影響非常深遠,以至后世之人都把“田者讓畔,道不拾遺”作為一種美好社會的理想而追求和歌頌。張英正是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傳統美德禮讓三尺。他的禮讓換來的不僅是息事寧人,而且感服了鄰人,見賢思齊也禮讓三尺,這樣就成了六尺巷,一場地界糾紛就在這種互諒互讓中得到圓滿解決,化干戈為玉帛,這就是道德的感召力。
漫步六尺巷,你會感到你是走在時空的甬道里,正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走向未來;你會感到你是走在歷史的長廊中,那一塊塊磚格就是一幅幅歷史的畫面,使你油然而生慕古思賢之情。
漫步六尺巷,你的心靈會得到凈化,你的情操會得到升華,胸懷會更寬廣!
步入六尺巷,心寬天也寬;走出六尺巷,天寬心也寬!
三、廉儉傳家
聰訓傳家,世澤綿長。張英之后,張氏家族科舉大張,人才輩出。明清兩代近二十世,一族計有秀才以上功名者近千人。其中進士26人,舉人89人,貢生、國子監生700余人。呈現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謚”、“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
張廷玉(1672-1755),張英次子,字衡臣,號硯齋。康熙三十九年進士,累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二年(1737)進三等伯,開清廷文臣爵至侯伯之先例。雍正皇帝褒揚其為“調梅良弼”。
張廷玉積“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的人生感悟,著成了《澄懷園語》一書。這是繼其父《聰訓齋語》后的又一部張氏家訓。
“今日行事儉,異日做官清。”張廷玉恪守庭訓,亦以廉儉、禮讓為務。他說:“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這里的“忍”就是忍住不貪,克己復禮。
張廷玉初以詞臣分校禮闈時,有同事想找他謀私,他賦詩一首云:“暗室欺心古所難,四知常凜寸心安。簾前月色明如晝,莫作人間暮夜看。”深懷律己之心,意境磊落高潔。同事閱詩之后,便慚愧地退卻了。后來,張廷玉擔任吏部侍郎時,因懲惡除貪,曾獲得“伏虎侍郎”的美稱。
張廷玉還繼承和發揚了張氏一門的禮讓之風。其中最有名的,是“父子讓探花”的故事。
安徽省桐城市政府辦副主任 方寧勝: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長子張若靄參加殿試,雍正皇帝閱至第五卷時,覺得該卷字畫端楷,文意絕佳,便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場的大臣皆稱評定公允。待折卷時,方知是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張廷玉得知后,立即奏請皇上換選他人。但雍正皇帝明確宣布,他所選拔非常公允,并非知道是大臣的兒子而有意甄拔。然而張廷玉仍再三懇允“以此讓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義,遂降為二甲第一名。這便是膾炙人口的張廷玉讓探花的故事,和其父六尺巷讓墻故事一樣為世人所感佩。
張廷玉清廉禮讓,生活儉樸。住在皇帝賜居的戚畹舊園十余年,連日用器具都不全,以至同事親友“多以儉嗇相譏嘲”,但對百姓疾苦,卻憂戚在心,必欲盡力以解困。康熙四十八年(1708),桐城東鄉陳家洲遭受水災,他立即動員兄弟子侄捐款捐物,賑恤災民。雍正十一年(1733),他奉命回鄉舉行祭父大典,途徑河北時發現水災嚴重,旋即奏請朝廷開倉賑濟。此后又將祭父大典所余銀兩捐修了桐城東門外的“良弼橋”。乾隆四年(1739),他得知鄉里欠收,貧民乏食,立即馳書家人捐谷一千石,并囑弟侄輩精心籌劃,以成善舉。
教子,張廷玉同樣以“廉”“嚴”著稱。長子張若靄為內閣學士,工書善畫。一次,張廷玉看到僚屬的一幅名畫掛在張若靄的書齋中,知為僚屬投其所好,便正色道:“我無介溪之才,子有東樓之好,奈何?”“介溪”是明代權相嚴嵩的號,“東樓”是嚴嵩之子嚴世蕃的號,嚴世蕃為侍郎,依仗其父為相,招權納賄,終被處死。張廷玉以此類比,使張若靄深為震撼,趕緊送還名畫,從此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有違家訓了。
張氏家訓,不僅使其子孫后代受益匪淺,奉為圭臬,同時也為世人所看重。曾國藩即對張英的《聰訓齋語》垂愛有加。他在寫給曾紀澤的家書中說:“《顏氏家訓》作于亂離之世,張文端英《聰訓齋語》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極精。爾兄弟各覓一冊,常常閱習,則日進矣。”他甚至親自為弟、子、侄每人購書一本,讓他們隨時誦讀。
名篇傳世,歷久彌新。《聰訓齋語》、《澄懷園語》這兩部家訓是張英、張廷玉父子留給子孫后代的精神財富,也是留給我們今天的一筆寶貴遺產。它們和六尺巷故事一道,彰顯著獨特的精神魅力,閃耀著道德之光。
【群體童聲畫外音】
一紙書來只為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張氏家訓摘編
讀書
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認真讀書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敬,謹守田產的人不會受到饑餓的威脅,積德行善的人不會傾覆倒下,慎重選擇交友對象的人不會一敗涂地。
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讀書可以增長追求世間法則至理之心,是頤養心性的第一等事。
讀書須明窗凈幾,案頭不可多置書,讀書作文須凝神靜氣,目光迥然,出文與題之上,最忌墜入云霧之中,迷失出路,多讀文而不熟,如將不練之兵,臨時全不得用,徒疲精勞神,與操空拳者無異。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讀書需要窗戶明亮、案幾潔凈的環境,桌案上不能放太多的書。讀文章寫文章,都要聚精會神沉得住氣,眼光要明亮。(讀或寫)文章的重點要放在題目上面,最忌掉進云里霧里,找不到出路。讀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將領不操練士兵,面臨打仗時全用不上,白白浪費精神,跟打空拳的人沒什么兩樣。
立品
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嬌盈、不詐偽、不刻薄、不輕佻。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對自己的言語要考慮值得人們稱道,對自己的行為要考慮值得人們效法,不驕傲自滿,不狡詐虛偽,待人不挑剔無情,舉止要穩重。
凡人看得天下事太容易,由于未曾經歷也。待人好為責備之論,由于身在局外也。“恕”①之一字,圣賢從天性中來;中人以上者,則閱歷而后得之。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注釋】
①恕:原諒、寬容。
【譯文】
凡是把一切事情看得太簡單的人,是因為他閱歷太淺。對別人喜歡責備的人,是因為自己沒有處在事物之中。“恕”這個字是有德行人自然表現出來的;中等資質以上的人,經歷后才能認識到。
一言一動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損于人。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譯文】
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要想著要有益于人,就怕有損于人。
與其于放言高論中求樂境,何如于謹言慎行中求樂境耶。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譯文】
與其在高談闊論中尋求快樂,不如在謹言慎行中尋求快樂。
禮讓
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①以讓為寶,左氏②曰:“讓,德之本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注釋】
①老氏:指老子,道家創始人,主張虛靜、退讓,一切順乎自然。
②左氏:即左丘明,著有《春秋左氏傳》。
【譯文】
古人說:“一生謙讓的人,結果不會有任何損失。”老子把“忍讓”當寶,左丘明也說:“謙讓是道德的根本。”
自古只聞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未聞忍與讓翻以釀后來之禍患也。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自古以來,只聽說“忍耐”和“謙讓”能夠消除無窮無盡的災禍與懺悔,沒有聽說“忍讓”反而導致后來的災禍與后患。想要實行“忍讓”的處世之道,必須先從小事做起。
守廉
人能知富之為累,則取之當廉,而不必厚積以招怨;視之當淡,而不必深忮①以累心。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注釋】
①忮:嫉妒、貪求。
【譯文】
假如人能知道會為富貴所累,索取就會適度,不會因為積財豐厚招致別人的怨恨;把享樂之事看得很淡,就不會因為妒忌而煩心。
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假如讓我為官一方,我決不會用錢來取悅我的上級。
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則于為官之道,思過半矣①!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注釋】
①思過半矣:領悟了一大半。典出《周易?系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譯文】
為官清正廉潔是本該就有的事。為官者,首要的就是要廉潔。保持廉潔品行,最要緊的是能忍。人如果能忍住不接受非分財物,那么他關于為官之道就已經領悟一大半了。
儉用
以儉為寶,不止財用當儉而已,一切事常思節嗇之義,方有余地。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把節儉當作寶,不止是說財用方面,而是做一切事都要常常想著節儉,這樣才有余地。
儉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謹于蓋藏,此處富之道也。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自己生活起居節儉但是待人接物寬裕,取利微薄卻謹慎地儲藏,這是聚富之道。
養身
《傳》曰:“仁者靜。”又曰:“知者動。”每見氣躁之人,舉動輕佻,多不得壽。古人謂:“硯以世計,墨以時計,筆以日計。”動靜之分也。靜之義有二:一則身不過勞,一則心不輕動。凡遇一切勞頓、憂惶、喜樂、恐懼之事,外則順以應之,此心凝然不動,如澄潭①、如古井,則志一動氣,外間之紛擾皆退聽矣。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注釋】
①澄潭:清澈而不流動的深水。
【譯文】
《左傳》書中說:“仁者無私欲而心靜。”又說:“智者日求進取而動。”常常見到暴躁之人舉動輕浮,所以大多不能長壽。古人說:“硯臺的壽命用世來計算,墨的壽命用時辰來計算,筆的壽命用天來計算。”這就是因其動靜不同而產生的區別。 “靜”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不要過于勞累,另一個是心情不可輕易激動。凡是遇到勞累、恐懼和喜怒哀樂之事,外表順應常規去對付,內心則凝靜不動,如潭水一樣清澈見底,如古井一樣純凈,這樣就能用自己的心志去指揮感情,外界的紛擾都被驅退而聽從自己的心態。
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
——摘自張英《聰訓齋語》
【譯文】
每每思量天下之事,能受得了小氣就不會受大氣,吃得了小虧就不至于吃大虧,這是我生平最受益的道理。
●專家觀點
江小角:父子宰相家訓代代傳
桐城張氏家族從遷居桐城,到興盛發達,特別是入清以后,進入鼎盛時期,被人稱為“縉紳發跡,文物蔚興”之門,一方面固然得益于張氏子孫深受儒學影響,以及桐城豐富的地域文化的感染,刻苦攻讀,通過科舉取士而躋入仕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良好的家訓、家風的教誨和熏陶。張英、張廷玉總結祖父輩立身立言、為人處世的經驗教訓,參以切身感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訓子戒律,為張氏子孫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啟迪和導向作用,成為張氏子孫代代相傳的法寶。
一、張英的《聰訓齋語》
張英才高識廣,學問過人,為官之余,致力于經學研究,且在詩文書畫諸多方面,均有較高造詣。所著家訓《聰訓齋語》,子孫累世受益。自刊刻以來,影響廣泛。
在《聰訓齋語》中,張英指出,讀書可以增長道心,可以養性。“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為人生頤養第一事”。他認為讀書要講究方法,如六經、秦漢之文,詞語古奧,須從小讀起。“毋貪多,毋貪名,但讀一篇,必求可以背誦”。他非常反對死讀書,認為光讀書不行,必須學會運用知識;作文章要有“光華”,要做到理明氣圓。書讀過之后,必須全面掌握和運用,若不能舉其詞,那無異于畫餅充饑;如果能舉其詞而不能運用,也是“食而不化”,與枵腹無異。可以說張英子孫在科場屢取功名,與他的悉心教誨是分不開的。
持家,張英主張以“儉”為寶。他把“儉”的內容歸納為“儉于飲食”、“儉于交游”等八個方面。他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致仕歸鄉之后,“誓不著緞”、“不食人參”。不管是暫住鄉里,還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動支費用,精心籌劃,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底總結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他對京師同僚“一席之費,動逾數十金”深感不安。在他六旬之期時,反對家人、學生、同僚為他賀壽,與妻子商量,用設宴之資,“制綿衣袴百領,以施道路饑寒之人”。扶危濟困、幫助他人成為張英一生重要的社會活動內容,處處體現出他“無忤于人,無羨于世,無爭于人,無憾于己”的人生追求。
為官,張英認為要以勤政清廉為第一要務。在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偶有挫折,或被降職,最終仍因為其才華過人、處事廉儉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許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員,因為有他的保護和舉薦,不但免遭不測之禍,而且得到重用。但其親朋故友,鄰里子弟,中進士者多達數十人之眾,沒有誰因為他的提攜而升遷。他要求子弟做到“使我為州縣官,絕不用官銀媚上官”。
做人,張英主張要以謙讓、益人為本。他言傳身教,自己居鄉時,與人相交“厚重謙和”。張英晚年在龍眠山構筑“雙溪草堂”,與鄉民相處,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間老人與百姓來往,遇到擔柴人,主動讓路,與人方便。他說:“如果人能處心積慮,一言一動皆思益人,而痛戒損人。則人望之如鸞鳳,寶之如參苓。”他認為每個人所言所行不可能“全是”,遇到別人“非之、責之”或“不以禮者”,要“平心和氣”,做到有理“恕人”。他訓誡子孫要明白“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并說“天地不能常盈,而況于人乎?”不僅如此,還要求后人做到“終身讓路,不失尺寸”。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訓示子孫敬人、愛人、益人,值得稱道,令人敬佩。
二、張廷玉的《澄懷園語》
《澄懷園語》是張廷玉十數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日積月累的人生感受。旨在告誡子孫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同時也是為了不辜負其父張英“承先啟后”之意愿。
張廷玉一生身系要職,閱歷豐富,其家訓以言官、訓子、理政為主,給后世留下了有益的啟示。他認為奉職應公正自守,不要計較個人毀譽得夫,不能枉法徇私。為此要時時省察防閑。他強調居官清廉乃分內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孫后人做官“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張廷玉數充鄉試、會試總裁,司其柄“公正無私”,努力做到使天下士子“心自靜,品自端,于培養人才,不無裨補”。他把“居官理事,旌別淑慝”看成是應盡職責,提倡為臣要直諫,“遇事敢言”,即使虧體受辱,也無所畏懼。因此,他把“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惟天下之安而后樂”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而努力實行。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官至宰輔,均提倡“廉”當頭,著實值得人們深思學習。
在為人處世方面,張廷玉首先要求“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損于人”。因此,他所認為的人生樂事,并不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飾之鮮華,飲饌之豐潔,聲伎之靡麗”,而在心之樂不樂。只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夢魂恬適,神氣安閑,才能求得心之真樂。其次,他力主為人厚道,處事要內寬外嚴,不可苛刻。同張英一樣,張廷玉也提倡時時以盛滿為戒,不可存放逸之心,“處順境則退一步想,處逆境則進一步想”。“凡事當極不好處,宜向好處想;當極好處,宜向不好處想”。遇事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在得意、失意之時,都能做到檢點言語,無過當之辭。
此外,張廷玉也痛惡富貴子弟染上紈绔之習,要求子孫正品立身。他寢處皇帝賜居戚畹舊園十余年,生活非常儉樸,連日用器具都不齊全,“所有者皆粗重樸野,聊以充數而已”,以致王公同僚或親戚朋友“多以儉嗇相譏嘲”。他告誡子孫“生富貴之家”,切切不可“染紈绔之習”。他憎惡賭博之陋習,通過引古論今,條分縷析,深刻指出,“賭博之害,不可悉數”。
張廷玉居官清廉、憂民疾苦、勸戒惡習,并訓誡子孫踐行。他以習見習聞之事,由一己一家而推及于治國平天下,構成其家訓的一大特色。清代學者沈樹德在評價《澄懷園語》時說:“《澄懷園語》四卷,皆圣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于是乎在焉!”
(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江小角)
王彥民: 《聰訓齋語》中的修身養性之道
《聰訓齋語》是張英教育其子孫如何修身齊家的代表作,如何修身養性是書中的重要內容。
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聰訓齋語》首篇即談養心。張英認為“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動,惟讀書可以養之”“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張英一生飽讀詩書,心境異常澄澈。四十六七歲以后,特別講求安心之法,常使心地保持寬綽潔凈。“凡喜怒哀樂、勞苦恐懼之事,只以五官四肢應之,中間有方寸之地,常時空空洞洞,朗朗惺惺,決不令之入”。他努力從內心修養自己,自覺地抵御不良情緒。
人生應有樂趣,保持樂觀。張英認為孔子、顏回、孟子等,都是很有樂趣的人。他特意指出,《論語》開篇即說到“悅”“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多次談到樂的重要,還說即使吃粗糧、喝涼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以不愧不怍為樂。程子、朱熹教尋孔顏樂處,都是這種意思。張英自尋其樂,他仿效白居易的字“樂天”,以“樂圃”為號,反復說明,要常有自得之樂。還自擬一副對聯:“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悠然之情,流淌其間。
此外,張英還訓示兒子要樂觀處世。樂有多種,有朋友之樂,讀書之樂,山林之樂,助人之樂等等。張英教誨子孫“能多做好事一兩件,其樂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多做一兩件好事,遠比吃豐盛的大餐快樂,這是何等境界?他身體力行,在過六十歲生日時,按慣例當設戲班演戲并宴請親友,但他堅持不那樣做,而是樂于讓妻子用所需花費制作一百件棉衣褲,送給道路上忍饑挨凍的人們。
節制嗜欲,心平氣和。張英認為,人生雖然需要有所嗜好,以便有所適以寄其意,但對“珍異之物,決不可好”。他指出,名貴瓷器、古玩字畫等,皆不可收藏;歌舞聲伎,及禽獸博弈之屬,更不可好,因為這些都耗費錢財物力,容易惹氣而遺后患。唯有山水花木,差可自娛。節制嗜欲,意味著“忍”與“讓”。他反復訓誡子孫,要謙讓,說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 王彥民)
方寧勝:傳承清白家風 終成一代名臣
張廷玉能成為一代治世名臣,與他的家庭環境特別是祖輩父母的言傳身教分不開。張廷玉祖父張秉彝曾言:“吾宗世承清白,登顯士者皆廉平公恕。”張廷玉父親張英,立朝數十年,終始敬慎,“有古大臣風”。張廷玉之母姚氏,為清初名臣姚文然之女,以賢淑見稱。其夫張英中進士做官后,家中仍不富裕。有一年張英為會試同考官,入貢院半月不回家,以致家中乏食,姚氏用家中所剩斗米做湯而食,才使家人不致斷食。張廷玉兄弟入仕后,她教育他們做官惟謹,常說:“你父親為官,冰清玉潔,你們也要謹慎宜守啊。”故了解張家的人都說:“張文端公(張英)家教甚嚴,實則由其夫人佐成之也。”姚氏后隨張英居京師二十多年,謙慎好善,賢聲傳至宮廷,康熙一日顧左右語曰:“張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獨父訓也。”張廷玉自幼生活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得益良多,康熙曾對入值南書房的張廷玉說:“汝兄弟其不愧家風矣。”
繼承清白家風,張廷玉官聲清越,終成一代名臣、三朝元老,并給后世子孫留下不少為人做官的心得。
勤政盡責。張廷玉認為設官是為了理事,勤政乃進德之基。張廷玉受命為軍機大臣,日理萬機,辦公時“諸曹司及書吏抱案牘于旁者,常百數十人環立,更進以待裁決”。就是坐在轎子里,仍在批閱文件,讓隨行人員隨時取送,沒有一件滯留,可謂案無留牘。
公正無私。張廷玉強調公正無私乃為官本職,但要做到并非易事,要有“公正自守,毀譽在所不計”的胸懷,有“人以必不可行之事來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謝絕之”的勇氣,還要有“惟有公正自矢,方不為下人所窺”的戒意。
公平取士,重視人才。張廷玉掌翰林院時,多舉薦人才,為朝廷擢用。而對“家人子弟,不得以間請”,“公正無私,周詳妥協”。不僅如此,他還奏請雍正,將其子張若靄參加科舉所獲的“探花”(一甲第三名)改為二甲一名,以示“謙謹之誠”和關愛天下寒士之心。他在執掌吏部時,絕苞苴,杜請托,銓政肅然,吏治一新。
建章立制,以法治吏。張廷玉少有器識,具經邦濟世之才,雍正贈與張廷玉的御制詩詞中即有“大政資經畫,謨待討論”之贊詞。雍正初設軍機處時,張廷玉與鄂爾泰首任軍機大臣,除了幫助雍正帝出主意,擬寫詔誥諭旨以外,凡升革文武官員,審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禮節,查考兵馬錢糧等,無不總攬,無不允當。軍機處人少事繁,涉及面廣,為保證其正常運轉,張廷玉親手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實行后收效顯著。此外,他還任過《三朝實錄》、《玉牒》、《治河方略》、《明史》、《會典》諸書總裁官,其中,《會典》堪稱一部較為完善的行政法規大全,它的成編頒行,張廷玉貢獻尤大。
(安徽省桐城市政府辦副主任 方寧勝)
張澤國:六尺巷涵養禮讓家風
禮讓三尺 小巷流光
六尺巷故事發生的時間,據考據大約在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間。張英家中兄弟七人,張英排行第五,其育有六子三女,人丁可謂興旺。張英在入朝為官前并未分家,與父母一同生活在桐城城西存誠堂,為官后攜妻兒遷居京都。康熙二十一年在獲準回籍葬父之時張英在家中建房,以備回鄉之需,更在回京后留下夫人居鄉一年,料理建房諸多事宜。
據史料記載,張家與吳家比鄰,兩家之間有一塊空地。也許在張家建房期間,吳家越界侵用,以至引起了一樁產權紛爭。張英接悉家書后,批小詩一首寄歸,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舉重若輕,語氣平和,輕描淡寫卻寓意綿長。家人閱后立即讓地三尺,吳家見狀感動悅服,也撤讓三尺,于是就空出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張英的一封家書化解了鄰里之爭,“讓他三尺”的謙讓美德,讓出了一條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也伴隨著宰相遺風廣為流傳,成就了一段佳話。
教子懇切 聰訓傳家
張英博學廣識,著述頗豐。其于經學、詩文書畫等諸多方面均有較高造詣,但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還是其家訓《聰訓齋語》。
在《聰訓齋語》中,張英首要強調的是讀書。能讀書為文,必使人不敢輕視而受到尊敬,而不盡在功名得失。子弟能讀書明理,安身立命,以安父母之心,就是盡最大的孝道。
張英終生讀書,至老不輟。他把書卷視為“養生第一妙物”,把讀書看作可增長道心的“人生頤養第一事”。他說喝酒、下棋等娛樂都須有伴,唯有讀書可獨自怡悅。張英持家以“儉”為寶,他所說的“守田者不饑”就是要求子孫力田、儉用,體會農家耕作之苦,懂得持家守業之難。他將節儉的內容歸納為“儉于飲食”、“儉于交游”、“儉于酬酢”、“儉于飲酒”等八個方面,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張英與夫人姚氏相濡以沫五十余年,布衣蔬食,不著紈綺。姚夫人常著衣裳躬自補紉,至老不衰。
張英特別注重做人,也就是“立品”。他主張做人要以謙讓、益人為本,尤為注重子孫道德品行的鍛造和培養。居家和諧有秩序,居鄉友愛講誠信,立身處世清靜淡泊,在對待個人利益上切不可斤斤計較。張英認為“讓”是道德之本,“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他說“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他把終生失便宜,看作是終生得便宜。張英曾刻一方印章以示子弟,曰:“保家莫如擇友。”好讀書者,交友兩三人足矣。對濫交朋友,沉溺吃喝玩樂,擾事生非,不務正業之種種現象深惡痛絕。張英反復強調、諄諄告誡自家子弟,在謹言慎行、儉素謙讓、讀書勤苦、樂聞規勸等諸多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
篤素家風 世澤綿長
張英的《聰訓齋語》讓張氏子孫獲益匪淺。張廷玉與其父張英“父子雙宰相”,此外還有“三世得謚”(張英、張廷玉、張若渟)、“六代翰林”(張英、張廷玉、張若靄、張曾敞、張元宰、張聰賢)等。張氏子孫大都能謹守家風,克承祖訓,或蜚聲朝野,或著節巖疆,或噪譽文壇,或樹望梓里,名垂史傳。
桐城張氏雖為官者眾,但他們在退休還籍后,大多居城養老,故城中張姓宅第甚多。其中張英的“篤素堂”、其子輩的“詹事府”、“宗伯第”、“司空第”聯袂成片,雖稱“相府”,但建筑樸實無華,與城中普通民宅無異。張氏家族的文人士大夫們無論在朝在野,皆能恪守先賢軌則,居官以廉,居鄉以善,行禮讓,重節義。每遇災荒之年,設粥廠,開義倉,拯饑民于水火,扶貧助學,修橋鋪路,樂施好捐,不惜傾其所有。當年由張廷玉捐助修建的“良弼橋”,至今仍雄踞在古城東門外的龍眠河上,成為一處歷史見證。
(張英后人、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 張澤國)
二、安徽宣城績溪章氏:
崇文重教 禮義相傳
章氏家族代表人物
章仔鈞(868-941年):字仲舉,號彰良,福建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世稱太傅公,是《章氏家訓》的創立者。自幼勤奮好學,后出仕為官,深受百姓愛戴。其素以“吾不幸生當亂世,諸子當以‘仁’字為名,示其有志于仁也”戒其子孫。卒后獲贈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武寧郡開國伯,后追贈瑯琊王。
章榮甫(1289~1355年):為績溪縣邑“西關章”始遷祖,《章氏家訓》傳承者,曾長期擔任績溪縣掾史,名重一方。
章道基(1756-1830):清代嘉慶年間著名鹽官,熟知鹽法史,長期直掌多處鹽場的行政與產銷權,尤其是批驗鹽引大權,為官清廉。他以“職所當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無貳爾心”警示自己和后代兒孫,為官當盡其責,為政要竭其力。是章氏子孫嚴格遵循《章氏家訓》的典型代表之一。
績溪章氏故居代表
“西關古里”是舊時績溪縣邑章姓族居地,有眾多章氏先人的古民居遺存,代表有:
職思堂 主人是清代嘉慶年間著名鹽官章道基。他為官清廉,職責本分,以“職所當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無貳爾心”警示自己和后代,為官不能過分享樂以至忘記職責本分,為政要竭力而為但又切忌肆意弄權。
慎思堂 主人是清代徽商章道源。他一生樂善好施,救災賑災、修橋補路,有“績邑義士”之稱,年邁之期仍傾囊辦學,領頭創辦了績溪東山書院。“慎思”二字,是誡勉子孫為人處事謙虛謹慎,忌為富而驕狂。
文承堂 主人是清同治年間太學生章定昭,曾例授奉直大夫,賜封奉政大夫,是當時徽州聞名遐邇的飽學之士。“文承”兩字昭示子孫后代要發奮讀書,繼承先祖文化并發揚光大。
《章氏家訓》簡介
《章氏家訓》原名《太傅仔鈞公家訓》,作者章仔鈞(世稱其太傅公)。自北宋宣和二年章仔鈞后裔中的一支遷至績溪以來的800多年,《章氏家訓》一直被績溪章氏家族奉為傳家之寶。
《章氏家訓》共196字,主要內容為耕讀傳家,勤儉持家,忍讓安家,嫖賭敗家,兇暴亡家,不存猜忌,不聽離間,不生憤事,不專公利。其最核心的內容是耕讀和勤儉,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孫后代以知書達禮修身立命,遵守規矩為家族爭光。
《章氏家訓》將修身之大法、育人之根本以淺顯直白的語言警醒告誡子孫后代,約束有規有矩、教化擲地有聲,讓章姓族人無論為官為商抑或從教,都恪守家訓、風范世襲,成為治家良策。
●視頻腳本
序
白云之下,這是一片神奇的山川,清溪如練,煙樹寒碧,層巒疊翠,云蒸霞蔚。這里是古代徽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這里有著一個人文厚重、家風純樸、生生不息的家族——績溪章氏。
安徽績溪章氏:東南鄒魯重禮義 熠熠家訓照古今
績溪,地處安徽省南部,東倚天目山,西枕黃山,橫貫績溪中部的徽嶺,是徽州、安徽冠名的由來;登源河、揚之河、徽水河溪流縱橫,眾派歸宗,為新安江和青弋江發源地之一。績溪自唐代置縣,歷經千年,人文薈萃,文化昌盛,素以“東南鄒魯”而著稱。明山秀水,造就“江東第一勝境”;“邑小士多”,最是徽州禮義之邦。
800多年前,福建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章仔鈞后裔中的一支,跋山涉水,于宋朝宣和二年,定居于績溪登源河之畔。歷經滄桑,章氏后裔崇本敬祖,薪火相傳33代,形成了“瀛洲章”、“西關章”、“湖村章”等章姓繁衍地。他們世代耕讀,恪守家規,“十戶之村,不廢誦讀”,“邦無尤民,民無尤行,刑罰設而不犯,風俗美而不流。”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卞利:
歷史上來自中原地區的世家大族和全國其他地區的名門望族,共同創造和成就了博大精深、全面發展的徽州文化。自宋代以來徽州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英才輩出領先于全國,其中章氏家族的貢獻尤為突出,那么為什么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一個高風亮節的先祖,還有代代相傳、共同遵守的一個傳家之寶《章氏家訓》。
【現場誦讀】“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忍………”
翻開績溪《章氏族譜》,章氏家訓赫然卷首。《章氏家訓》原名《太傅仔鈞公家訓》,作者章仔鈞。唐天佑年間,章仔鈞率軍守護蒲城,后人稱其太傅公。
徽州文化研究者 方靜:
章仔鈞的年代,正值唐末戰亂紛起之時,自幼勤奮好學的他,后來出仕為官,保一方民眾平安,深受百姓愛戴。他的妻子練夫人曾救一城百姓免于屠戮,夫妻二人皆為忠義典范。其中最寶貴的遺產,就是這短短196字的家訓。
章氏家訓以淺顯直白的語言警醒告誡子孫后代:耕讀傳家,勤儉持家,忍讓安家,嫖賭敗家,兇暴亡家,不存猜忌,不聽離間,不生憤事,不專公利。其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孫后代以知書達禮修身立命,遵守規矩為家族爭光。
績溪章氏后裔 章澄宇:
我們章氏家訓的核心,是耕讀和勤儉。耕就是事稼穡,豐五谷,踏實本分,養家立命;讀就是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所以,耕讀就是既學謀生,又學做人,無論從事什么都要勤奮節儉、盡本求實。這是揚的一方面,戒的一方面,家訓中也談了很多,主要是戒不才,戒無志,戒從邪,戒貪婪。
數百年來,績溪章氏家族子孫將《章氏家訓》奉為修身之要義,育人之根本,無論為官為商抑或從教,都恪守家訓,風范世襲,留下了眾多至今仍為社會傳揚的典范美談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名城之瑰寶。
走進績溪縣城章姓聚族而居的西關古里,從這些寓意深遠的堂號中,即可以管窺家訓文化的浸染。
——職思堂的主人是清代嘉慶年間著名鹽官章道基,他為官清廉,職責本分,留下了“職所當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無貳爾心”的著名楹聯,以此警示自己和后代,為官不能過分享樂以至忘記職責本分,為政要竭力而為但又切忌肆意弄權。
——慎思堂的主人是清代徽商章道源,他一生樂善好施,有“績邑義士”之稱,年邁之期仍傾囊辦學,領頭創辦了績溪東山書院。慎思二字,是誡勉子孫為人處事謙虛謹慎,忌為富而驕狂。
——文承堂的主人是清同治年間太學生章定昭,是當時徽州聞名遐邇的飽學之士,“文承”兩字昭示子孫后代要發奮讀書,繼承先祖文化并發揚光大。
章氏家訓的影響源遠流長,在績溪章氏首遷之地瀛洲,至今傳誦著“父子儒將”的故事。明代御史章瑞,剛直清廉,因揭露大太監劉瑾,被貶謫至廣西僻壤,他整頓軍政,平息叛亂,名揚內外。其子章釗,任云南曲靖通判,領兵反擊邊境騷擾,三戰三捷。父子二人,皆有先祖章仔鈞的風范。
徽州文化研究者 方靜:
在家訓的熏陶下,章氏后人秉持耕讀為本、節儉持家、忍讓為榮的理念,堪稱一門濟美。歷朝歷代儒宦儒商達百人,即便是普通百姓,也都明理好義。清朝的《績溪縣志》上記錄在案的章姓人士竟有63人之多,有的為官清廉,有的詩文傳世,有的尚義孝親,有的樂善好施,這與他們的傳家之道《章氏家訓》是分不開的。
至近現代,績溪章氏更是涌現出眾多的杰出英才。這里有五四時期才華橫溢的進步作家章衣萍;有著名氣象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章基嘉;有曾任安徽省圖書館館長的章安翔;有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的章飆。他們無一例外都踐行著章氏家訓“眼底有詩書”、“胸中存道理”的教誨。而今天,在績溪城鄉章姓聚居地,家訓影響根深蒂固、潤物無聲,知書達禮、崇文重教、孝老愛親、鄰里和諧蔚然成風。
績溪章氏后裔 章恒全:
績溪號稱“東南鄒魯”,現在又被譽為“美好家園,和諧績溪”,這跟我們這里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靠什么來傳播的呢?在家庭內部,就是靠家訓的諄諄教誨,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言傳身教,靠源遠流長的家風熏陶。
【現場誦讀】戒石具左,朝夕誦思。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卞利:
章氏家訓,同全國其他地區優秀的祖訓家風一樣,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所強調的儒家傳統文化當中的修齊治平觀,對于我們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發借鑒意義,對于我們傳承、弘揚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漫步績溪章氏故里,耳邊回響的是歷史不息的回聲,有如驚濤拍岸,催人奮進。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只關德行。好家風源于好家訓好家規,績溪章氏家族恪守好家規,秉承好家風,帶來好民風。
專題視頻一:正氣守德 照壁戒貪
走進績溪章氏聚居的湖村,馬頭墻高聳,古民居林立,但最亮眼的建筑還是章氏宗祠。宗祠山墻矗立,飛檐翹角,碩大的柱礎、一人難以合抱的立柱、空曠靜謐的空間使人感到自身的渺小,顯示出家族的威嚴。祠堂正廳的墻壁上,赫然寫著“忠、孝、廉、節”四個大字,那遒勁有力的筆法,透出章氏族人正氣凜然、剛毅不阿的秉性,也是章氏族人嚴謹守德的寫照。
然而,與眾不同的是,在祠堂對面的照墻上,畫著一只搶眼的獸。這只獸既像麒麟,又似麋鹿,它的頭上長著兩只觸角,身上還長著龍鱗,腳像馬蹄,尾巴短卻翹得很高。此獸不僅渾身沾全了福財壽喜,而且還頭向藍天,意欲吞日,似乎是貪天為已有。
績溪章氏后裔 章恒全:
這只獸,就是民間傳說中的貪獸,為什么章氏族人要將貪獸畫于祠堂照壁之上呢?原來,這是章氏先人的良苦用心,他們用此獸告誡子孫:經商不可奸,當官不可貪,做人要正氣守德。
《章氏家訓》中有這樣的條規“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言,休作生憤之事,休專公共之利。”意思是說:“不可存懷疑別人的心,不要聽不利團結的話,不能干引起公憤的事,不要有貪圖公眾利益的行為。”
章氏族人將“貪獸”之圖畫在祠堂的照壁上,發人深省,令人深思,這對當代人來說也有著知榮辱、講正氣的警示教育意義。
專題視頻二:崇文重教 代有傳人
《章氏家訓》中開篇即寫到:傳家兩字,曰“讀”與“耕”。文中又特別提到:“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章氏家族對讀書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據不完全統計,僅居住在績溪西關的章氏,在清代即誕生了太學生、廩生、貢生、邑庠生二十余人。
這是西關古里保存最完好的徽派民居——文承堂。其主人為清同治年間太學生章定昭,曾例授奉直大夫,賜封奉政大夫,是當時績溪縣城聞名遐邇的飽學之士。“文承堂”堂號昭示子孫后代要發奮讀書,繼承先祖文化并發揚光大。
西關一帶還有“儒耕堂”、“慎思堂”、“持敬堂”、“積厚堂”等眾多古民居遺存,這些民居的堂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西關章氏子孫秉承家訓、崇文重教、勤奮讀書的歷史傳承。
西關章定嚴、章定建和章定熙三人,清光緒年間分別擔任和州教諭、安慶府教諭和潁州府教諭,成為府級教育行政官員,有一門“三教諭”之美稱。
章氏后裔 章氏文化研究者:章澄宇
章氏家訓是中國著名的家訓,千百年來一直為社會各界所稱道和肯定。它對績溪縣西關章氏后裔的修身立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篇家訓尤其重視對子孫后代讀書教育的嚴格要求,近現代以來,我們這個家族誕生了一支延綿數代、人數眾多的教師隊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培養了眾多人才,桃李滿天下。
在廢科舉立新學的清末民初,西關章氏又以家族之力興辦了章氏小學,直至建國后并入現績溪縣華陽鎮中心小學,歷百年之久,為績溪培育了大批人才。這些章氏先輩為章氏小學的創辦、發展、壯大,數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尤其不易的是,他們在貧瘠的生活條件下依然慷慨解囊,捐資助學,令人贊嘆。
章氏后裔 安徽師范大學學生:章文承
章氏家訓是我們的傳家寶,是我們立身立命的護身符。我們新一代大學生要立志勤奮學習,報效國家,以我們的實際行動賦予章氏家訓更多新時代的精神。
家訓是傳承中華文明的微觀載體,它以一種無言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心靈。績溪章氏家族崇文重教,并從家教到學教再到社教,推而廣之,代代相傳,正是對祖先家訓的最好踐行,對章氏家風的最好傳承。
●章氏家訓
《章氏家訓》全文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奸;敗家兩字,曰嫖與賭;亡家兩字,曰暴與兇。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吃緊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產業不患貧而患喜張,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游不患寡而患從邪。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心昏如醉,體懈如癱,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之成業,辱父母之家聲;鄉黨為之羞,妻妾為之泣 。豈可入我祠而葬我塋乎?戒石具左,朝夕誦思。
【釋義】
“耕”“讀”兩字是傳家之寶,“儉”“勤”兩字是發家之道,“讓”“忍”兩字是安家之本,“盜”“奸”兩字是居家必防,“嫖”“賭”兩字是敗家之源,“暴”“兇”兩字是亡家之路。不能存猜忌懷疑別人的心,不要聽不利團結的話,不能干引起公憤的事,不要有貪圖公眾利益的行為。最要緊的是實事求是、以誠為本,要將不良行為及早消滅在萌芽狀態,切不可發展成惡習慣。子孫怕的不是少,而是怕庸碌無才;家業怕的不是窮,而是怕鋪張浪費;門庭怕的不是冷落,而是怕沒志氣;交際怕的不是朋友少,而是怕跟壞學壞。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點墨水(道理),心智昏迷像喝醉了一樣,身形懈怠如病癱的人一般,卻大肆放縱自己的欲望,行為像乞丐一樣卑微。敗壞祖宗的家業,辱沒父母的名聲,鄉鄰為之羞恥,妻妾為之哭泣,像這種人怎配列入我宗祠族譜中、死后又怎配葬我列祖墳地呢?以上安家處世格言,應日夜誦讀,切記在心。
●采訪札記
發現家訓的力量
“盛館舍以廣招賓客,擴祠宇以敬宗睦族,立牌坊以傳世顯榮”,這是當年徽商盛況的寫照。今天,我在安徽南部,在那個人文俊逸的古徽州土地上行走,觸目所見,是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園風光。這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又是人文景觀的血脈溝通。而與此比肩相映的,還有櫛比而立、黛瓦粉墻的徽州民居、牌坊祠宇。這些襯托在山光水色之中的古建筑,是家族實力的象征,給我一種獨特的文化體驗。
從古代的遺存,到現代的民風;從濃濃的文教書墨氣息,到一個個知書達理的人;從一個個小家,到浩浩的家族,“一門雙進士,隔河兩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是那個時代人才輩出的真實寫照。這些人才的涌現,得益于家族的推力,得益于社會的教化。而在家族的背后,作為根基的家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秩序,就擬訂一定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家族中人,如“節儉當崇”、“邪巫當禁”,其主旨乃推崇忠孝仁義、教導禮儀廉恥,這些都是族規家訓中的重要內容,是家訓中重要的行為意義。這種行為意義潛移默化地轉換成族內子孫的“性格習慣”,是成大事的基礎。家訓的另一個意義是文化意義,它形成了一個家族世代因襲的文化氛圍。“詩書傳家”、“亦儒亦商”指的就是這種文化氛圍。家訓對于個人品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讀書和怎樣交友兩方面。縱覽古今家教著作,幾乎沒有一部著作不教導兒孫要發奮讀書和刻苦學習。家訓還有一個意義即精神意義,所謂精神就是家族的靈魂,精神對行為有統領、指導作用。上述三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轉化,形成了獨特的家風,這就是章氏家族乃至徽州各大家族世代人才輩出的根本原因。
196個字的《章氏家訓》,言簡意賅,精辟短小,但卻是章氏后人修身立命的根本準則。教導著章氏后人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基于這些家訓的啟迪,章氏一門濟美、代不乏人,古代有章瑞、章洪鈞、章道基、章道源等,至近現代,績溪章氏更是涌現出眾多的杰出英才,他們無一例外都踐行著章氏家訓“眼底有詩書”、“胸中存道理”的教誨。
家訓潤物無聲,家規蔚然成習。參與《章氏家訓》的采訪過程,是一個重新學習家訓的過程。不僅讓我這個章氏后人重溫了家訓的主旨所在,再次受到教育,同時還讓更多的人認識了《章氏家訓》的風范。如今家訓的力量在我心中正漸漸清晰起來,在家訓的指引下,腳下的步伐也變得愈加堅定有力!(章恒全)
●專家觀點
鄭圣輝:家訓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內容
800多年薪火相傳至今33代,無論為官經商從教皆恪守家訓,這是績溪章氏一族流傳至今的典范美談。知書達禮、修身立德是績溪章氏一族的精神DNA,其載體就是這個家族的傳家之寶《章氏家訓》。
《章氏家訓》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而又主題集中、高度凝練。作者章仔鈞,系績溪章氏先祖,福建浦城人,生活于唐末戰亂時代,一生勤奮好學,出仕為官后曾保一方平安,深受百姓愛戴。豐富的閱歷,不凡的見識,促使他對家族的修身齊家傳統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196字的家訓。家訓中既講謀生、更教做人,既有正面倡導、又有戒除條規,方方面面,頗為系統,自成體系。正因如此,當章仔鈞后裔北宋末年從浦城遷居時,他們以禮敬之心緊緊懷抱著《章氏家訓》來到績溪。此后,章氏子孫一直將其家訓奉為修身要義、育人根本,世代恪守、世襲風范,因而人才輩出,歷朝歷代儒宦儒商多達百人,即便是普通百姓,也都明理好義。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其所以能世代相傳,離不開家規家訓的諄諄教誨,少不了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章氏家訓》結合家族特點,對優秀的傳統價值觀進行了具體化,有如今天所說的“落小、落細”,各項規范要求明確,好懂好記、易學易行。同時,《章氏家訓》重視固本培源,提出“吃緊在盡本務實”。“四書”之一的《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章氏家訓》把修身立德當作“為人之本”,把耕讀和勤儉作為“傳家興家之本”,耕讀傳家,澤及后代。
績溪縣是古代徽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唐代置縣以來,歷經一千二百多年,人文薈萃,文化昌盛。家訓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內容。緊接《章氏家訓》其后的家規家訓也告誡子孫:“不論貧富,年六七歲,即令親師教以詩書,使知禮義,以至長大,學問有成,氣質亦變,大則立身揚名,以顯父母。”章氏家訓族規,是徽州績溪崇文重教的體現和縮影,與績溪的《周氏家訓》、《程氏家訓》等眾多家訓一起,是徽州文化里的燦爛星辰。
(安徽省宣城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鄭圣輝)
章洪威:立德立志 守規律己
《章氏家訓》是始祖章仔鈞留給子孫后代的道德文化遺產,彌足珍貴。其核心內容是“讀”與“耕”二字,教育子孫后代要讀書明理,誠實勞動。“讀”與“耕”是做人做事之根本,亦是立足社會的根基。
章氏家族世代遵循祖訓,一直崇文重教,把教育子孫視為頭等大事,毫不懈怠。就績溪西關章氏家族而言,早在清朝嘉慶年間,鹽商大賈章道源就以己之財,延師課讀,在西山大屋(慎思堂南側)建“西山書屋”,使章氏家族貧困子孫能免費入校求知、立志、成才。道光六年(1826)績溪籌建“東山書院”,章道源首輸千金以倡,促成了這一關系績溪近代教育的壯舉,現績溪中學內的績溪考棚門側尚保留著銘刻了出資者的石碑。其嫡孫章定嚴、章定建、章定熙三人,于清光緒年間分別擔任和州、安慶和潁州教諭,有一門“三教諭”之美稱。
清光緒末年,西關章氏家族又在西山興辦私立章氏小學,以祠產田賦和章姓大戶資助為經濟來源,從私小辦到高小,為績溪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時至今日,章氏家族從教人員有四、五十人之多,他們中不乏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章氏家訓家規在他們身上刻上了深深的烙印,砥礪他們不斷傳播立德立志、守規律己的正能量。
(中國美術協會會員 章洪威)
章澄宇:好家風源于好家訓
自福建浦城章仔鈞后裔中的一支,跋山涉水,歷經滄桑,遷徙至安徽省績溪縣城西山至章家路一帶后,繁衍生息,逾百戶之眾,形成績溪縣城著名的“西關章”。為緬懷先祖創業之不易,章氏后裔賦予這片族居地一個飽含歷史滄桑感的名字——“西關古里”。翻開《西關章氏族譜》,《章氏家訓》赫然卷首,足見西關章氏對先祖家訓之敬畏。績溪“西關章”,無論為官為商抑或從教,都恪守家訓,崇文重教,風范世襲,留下了眾多至今仍為社會傳揚的典范美談。
比如職必竭力、思無貳心的章道基。他曾出任兩浙鹽運司,長期直接掌管浙皖一帶鹽場的行政與產銷權。為官清廉,又刻苦鉆研鹽法,熟知鹽法史,成為嘉慶時期的著名鹽官。他在績溪西關留下的官廳——職思堂給自己和后人留下了“職所當為必竭其力,思不出位無貳爾心”的著名楹聯,以此警示自己和后代兒孫,為官不能過分享樂以致忘記職責本分,為政當盡心竭力但切忌肆意弄權。還有樂善好施、傾囊辦學的章道源。他一生廣施義財,熱衷公益事業。雖年邁之期,仍傾囊辦學,領頭創辦了績溪縣邑東山書院,享譽一方。
好家風源于好家訓,好家規培育好家風,西關古里章氏家族恪守好家訓秉承好家風的歷史,令人感懷。雖然今天的社會結構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章氏家訓》對績溪西關章氏家族后裔的教化影響,對于我們今天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仍有很好的借鑒和啟迪意義。
(績溪章氏后代、榮甫公23世孫 章澄宇)
三、安徽池州東至周氏:
六世書香 百年家風
東至周氏
東至周氏,又稱紙坑山周氏、建德周氏、至德周氏,晚清著名世家望族。周氏遠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訪,由徽州遷至東至。后裔中有唐末詩人周繇、宋朝武將周泰星等。十九世紀初,東至周家不過蓬門小戶一族,但自周馥始,在晚清至20世紀的百年時間里,整個周氏家族迅速發展成為文商并舉的大家族。周馥以一布衣之身,奮發圖強,官至兩廣總督。周馥后人周學熙、周叔弢、周一良等更在實業、藏書、學術等領域成果斐然。
周氏家族代表人物
周 馥(1837-1921),生于安徽建德(今東至縣),字玉山,譜名宗培,幼年勤于攻讀,青年時因戰亂外出闖蕩。因一筆好字為李鴻章所賞識,為李器重,協助李辦理洋務達30余年,參與籌建北洋海軍,協助設立天津機器局、天津電報局、天津武備學堂等事宜。自1881年始,先后任津海關道、直隸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等職。
周學熙(1866-1947),周馥之子,字緝之,號止庵,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他曾創辦啟新洋灰公司、灤州煤礦等,于華北近代工業的發展助益頗多,與當時南方著名的實業家張謇齊名,并稱“南張北周”。他還曾任官立山東大學堂(今山東大學)總辦(校長)、北洋工藝學堂(今河北工業大學)督辦(校長),于近代教育事業亦出力甚多。
周叔弢(1891-1984),周馥之孫,著名實業家,曾任天津市副市長,1983年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叔弢還是一位古籍文物收藏家。
東至周氏家規
周氏家規家訓包括《周氏家族家規十八條》、《周氏家族周馥家訓六條》和《負暄閑語》三部分。其中,《負暄閑語》是周馥為教育子孫后代而撰寫的散文體家訓,全書分二卷,分別從讀書、體道、崇儒、處事、待人、治家、葆生、延師、婚娶、卜葬、祖訓、鬼神等十二個方面出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建議,以此約束子孫的行為。
●視頻腳本
安徽東至周氏:六世書香 百年家風
在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城東郊,有個叫周村的小村莊。從這里走出了一個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家族,它就是東至周氏家族。這個村莊緊靠一座山,叫紙坑山,所以后人又稱這個家族為“紙坑山周氏”。
紙坑山周氏遠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訪,由徽州遷至東至。后裔中有唐末詩人周繇、宋朝武將周泰星等。時間來到十九世紀中葉,自周馥始,在晚清以來的百年時間里,周氏家族迅速發展成為聲名遠揚、文商并舉的大家族。
六世書香:人才薈萃 集于一門
在中國近代史上,幾代周家人在政界、商界、學界都頗有建樹。周馥(1837-1921)一身正氣、勇于擔當,于朝廷危難時,治水、興實業、理外交,政績突出。周馥育有六子,四子周學熙(1866-1947)尤為出色。
周學熙是近代著名實業家,他開創華北實業之先河,創辦啟新洋灰公司和灤州煤礦,促進了華北近代工業的發展,與當時南方著名的實業家張謇齊名,并稱“南張北周”。
第三代傳人中,周叔弢(1891-1984)是著名民族實業家,曾擔任天津市副市長,1983年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此外,還有著名佛教史研究專家周叔迦;著名數學家、中國集郵大王周達;著名文物收藏家周季木;著名民族實業家周志俊等。
周家第四代良字輩、第五代啟字輩依然人才輩出,學者居多。比如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周一良,著名數學家周煒良,著名紅學家周紹良,著名生物學家周以良,著名建筑家、曾任北京亞運會工程總建筑師周治良,空間及地理信息系統專家周啟鳴等,傳承至今,長盛不衰。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 白化文:
有人說,周家子孫中教授、學者之多,涉及學科之廣,辦一所中等規模的大學也綽綽有余,這并不夸張!
近代周氏家族由周馥開始,下沿五代,他們在時代發展的不同階段,將自己融入民族前進的潮流,人才薈萃,集于一門。究其原因,家規家訓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池州東至周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李永中:
以家規家訓為代表的家族文化是最富于人性的文化,是最有人文關懷的文化。家族文化是成長的搖籃,也是我們心靈歸屬的精神家園。心中有了這個“家園”,我們就知道,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百年家風:見證傳承的力量
翻開《周氏宗譜》,家訓六條、家規十八條赫然在目。周馥晚年還撰寫治家寶典《負暄閑語》,關于讀書處事、待人治家都有詳細訓誡,要求后世子孫隨時參悟以助學力。
勤學習
家規第三條:“子孫七八歲須入塾讀書,朝夕不離書房,勿與邪避之人相近。”周馥認為,第一等好事是讀書。他在《負暄閑語》讀書篇中告誡子孫,要“眼覷千古之上,心契造化之微”,教育后人讀書、做人、做事都要樹立大格局。格局大,方可做大事,成就大事。周馥不僅嚴格要求子孫后人,自己也一生與書為伴。
周馥曾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周景良:
曾祖周馥做官數十年,政事相當復雜,但他不廢讀書。晚清名士于式枚曾經這樣說道,“尚書(指周馥)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廢書。文忠(指李鴻章)嘗為余言,曩(從前)在兵間,偶行諸將吏營帳,至尚書所,幾上皆宋儒書,心獨異之,以為異日可任大事”。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余華林:
周馥對兒孫教育嚴格要求,周學熙9歲時與三哥周學涵吃住在私塾,沒有仆役,自己打掃書室。
從正業
家訓第四條:“子弟如讀書不久,急欲謀生,必須力勤正業。”《負暄閑語》處事篇中也提到:“大凡人存心公正,則慮事詳審。先審此事于國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別無流弊否?”要求后人從正業,做正事,以國為重,顧全大局。
周馥為人正氣凜然。他在自序中說:“我任司道日,遇有益于國于民之事,莫不勇往圖之,未嘗一日偷安。每當利害未明時,先為大府畫策。”1875年,周馥協助李鴻章籌建北洋海軍,三年后母親病故,他丁憂回鄉。深知周馥才干的兩江總督沈葆楨托人致意,希望周馥留在江蘇。周馥答復道:“李相國(李鴻章)待我厚,我既出山,安可無端棄北而南?大丈夫出處,惟義是視,何計利害?”守制期滿后,周馥最后還是毅然決然地回到海防支應局,為北洋海軍建設殫精竭慮。
辛亥革命后,受內外壓力,周學熙創辦的灤州煤礦和英商霸占的開平煤礦被迫不公平合并,灤州煤礦以十倍面積只得四成利益,而且管理權盡入英人之手,其結果與周學熙的開辦初衷簡直南轅北轍。為此周學熙拒絕出任新公司的督辦,還在家中寫了一副對聯:“孤忠惟有天知我,萬事當思后視今。”
周馥孫輩同樣謹守家訓,看重民族大義,始終將國家利益放在心中。
國家圖書館史籍館研究館員 程有慶:
周馥的孫子周叔弢先生非常喜歡收藏。解放后,他多次把自己畢生的藏書捐獻給國家。1952年,他向北京圖書館捐贈了宋元明代的刻本、抄本700多種、2600多冊,這些都是上乘的精品。1982年,他又捐獻善本1800多種,約9000冊,以及眾多的文物。
重勤儉
家規第五條:“耕讀之家勤儉尤為首務,必須飲食有常品,衣服有常式,室廬有常度……若子弟溺于驕奢,用度無節,必致事蓄無資,漸入邪路。”周馥祖父周樂鳴在他十余歲的時候勉勵他說:“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又告誡他說“人能吃苦,自然守分,自然勵志向上,貧可致富,賤可致貴。”“他日縱富貴,仍要吃苦做事。不吃苦,雖富貴不能久也,可以我語傳示子孫勿忘。”
池州東至周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周勝良:
周馥雖然官居高位,但不忘祖父教導,清正節儉。他代理直隸布政使的時候,官吏送來五百兩銀子,說是“慣例銀”,但他嚴詞拒絕了。周馥任山東巡撫的時候,他夫人七十生辰,下屬送壽屏的,只記錄下屏上文字,東西都退了,僚友壽禮一概不收。
父親是最好的老師,周學熙后來居官,亦廉潔自持,不敢有一毫分外之物,所辦實業,亦以民生為志,不在于謀利。他勤于職守,任開平礦務局董事時,月薪僅六十余元,以十元為零用之費,以五十元寄家中,自奉不敢稍為浪費,家人亦勤儉持家,自食其力。偶有積蓄,也留待今后興辦實業投資之用。他常常告誡家人:“大富由天,小富由儉”。他將勤儉為本奉為治家之寶,不敢有半點侈靡。
培心地
家訓第一條:“心為一身之主,身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間,百物受用有盡,惟此善根無盡。”周氏后人之所以多誠惠桑梓,跟“培心地”這一家訓有莫大關系。
周學熙曾經回憶,母親吳太夫人性極慈祥,生平見貧苦人,施濟如恐不及。其母曾經告誡周學熙說:“家鄉山多田少,生計艱難,汝異日有力,必多辦善舉。”周學熙謹志不敢忘,他關心家鄉建設,熱心為家鄉辦學校、建醫院、創講習所、造大橋、筑河壩、辟義田、修文廟、護文物、捐資編縣志等,做了許多澤被后世的實事,使鄉人受益至今。1917年天津發大水時,他一邊調集啟新、開灤公司船只運送災民到唐山暫避,一邊倡捐義賑救濟難民。1920年,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大旱,災民拖兒帶女,衣衫襤褸涌進天津,處境十分悲慘,他見之十分同情和痛心,邀集同仁募捐義賑,設立粥廠收養4800余人,直到次年2月給資遣返原籍恢復生產。
池州東至周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姚北生:
周家幾代人皆以忠厚慈善著稱。他們秉承“自奉極薄,待人極厚”的品德,為當地做了很多好事。今天東至境內看到的洋灰壩、萬善橋就是當年周氏家族為家鄉人民所建。
【童聲誦讀】讀書如嘗食,甘苦在心領;一步一從容,即事即思省;久久心自明,豁然開萬頃……
回望東至周氏家族,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正能量的周氏家規家訓,始終是周氏子孫為人處世之根本,在時代的潮流中,在歷史的歲月里,激勵著他們不斷前行。
●東至周氏家規摘編
勤學業
子孫七八歲須入塾讀書,朝夕不離書房,勿與邪僻之人相近。古語:賣金買書讀,讀書買金易①。如果父母不姑息,使其孜孜不倦,讀一年自有一年之效,讀十年自有十年之效。
——摘自《周氏家族家規十八條·勤學業》
【注釋】
①讀書買金易:與《勸學文》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意義相似。
【譯文】
子孫七八歲時必須進入私塾讀書,應早晚不離書房,切勿與品行不端的人接觸。古語說:賣金買書讀雖是困難,但讀書后買金就容易了。如果父母不遷就子女,讓他們孜孜不倦地學習,讀一年書有一年的作用,讀十年書自有十年書的功效。
眼覷千古之上,心契造化之微。
——摘自周馥《負暄閑語》
【賞析】
眼界要高遠,做事應細微。這句話教育子弟讀書、做事、做人既要樹立大格局又要洞察細微。格局大,方可讀千古雄文;洞察細微,方可成就大事業。周馥以后,周學熙、周叔弢、周一良諸多后人,做事、做學問,莫不體現這一點。
戒非為
子弟如讀書久,急欲謀生,必須力勤正業,或志不為耕讀,而技藝百工可以資身,不妨習之。若不務正業,如賭博、唆訟作詞狀、不孝養父母、不守王法等,族長或禁止,或不準入祠祭祀,或將草譜①名字貼除。若再不悔改,不準入正譜,不視為周氏子孫。
——摘自《周氏家族家規十八條·戒非為》
【注釋】
①草譜:譜是家族內按輩份編的表冊。草譜與正譜相對,系草修的非正式譜。
【譯文】
子弟若讀書久了,想急于謀生,必須追求正業,即使志不在讀書和耕作,技藝百工也可以養活自己,也不妨去學習。如果不務正業,如賭博、唆使他人打官司代人捉刀、不贍養父母、不守法規等等,族長或者大力禁止,或不準入祠堂,或在草譜上將名字除去。倘若不悔改,不準入正譜,不準當作周氏家族的子孫。
子弟與人交游①,須擇端方之士,以期有過相規,有善相勸。若言行詭譎②,心地不良及好事逞訟者,當一概遠之,勿受其累。族長與父兄宜時戒之。
——摘自《周氏家族家規十八條·慎交接》
【注釋】
①交游:結交朋友。
②詭譎:詭異,詭詐。
【譯文】
子弟與人結交朋友,必須選擇品貌端正的人,從而能有過錯相互規諫,有善行相互勉勵。如果言行詭異,心地不善以及惹是生非、逞強爭訟的,應當一概遠離,切勿受其連累。族長和父兄應該時時勸誡子弟。
大凡人存心公正,則慮事詳審。先審此事于國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別無流弊否?斟酌已定,義當舉辦,尤須預料上下、左右之人有無掣肘,如何防備?后來守成者能否不致變更,反以惠民之政變為殃民?俱須一一了然于心。
違義而榮,不如守義而困。
——摘自周馥《負暄閑語》
【賞析】
存有公正之心,那么考慮事情就會詳細周到一些。周馥告誡子孫,考慮事情要把是否對國家有利放在第一位,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道義。做事要仔細審慎,謀定而后動。
重勤儉
耕讀之家勤儉尤為首務。必須飲食有常品,衣服有常式,室廬有常度,男女早作晚息,必有定時。若子弟溺于驕奢,用度無節,必致事蓄①無資,漸入邪路。族長父兄應時加教導以警戒之。
——摘自《周氏家族家規十八條·重勤儉》
【注釋】
①事蓄:維持一家生計。
【譯文】
耕讀之家勤儉為首要事務。飲食應平常,穿著應普通,居所應適度,男女早上勞作、晚上休息,應按一定時間。如果子弟沉溺在驕慣奢侈之中,用度沒有節制,必然會導致維持家庭生計沒有資金,漸漸走入邪路。族長及父兄應時時加以教導,警戒這類事情發生。
端家范
一家之中,家長為主。家長之身,系一家模型。爾身不正,如正人何?故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妻子尚不能行,其余可知矣。幾見人陷于邪僻①,而能正家裕后②耶?今日子弟即后來之家長,不可不講修身之學。
——摘自《周氏家族周馥家訓六條·端家范》
【注釋】
①邪僻:荒謬反常,品行不端。
②正家裕后:家庭關系有序,為后人造福。
【譯文】
一家之中,家長為主。家長的行為規范,是一個家庭的榜樣。你身子不正,如何正人呢?所以說:自己不按道理去行動,那么道就不會在其妻子與兒女身上實行。連自己的妻子與兒女都不能實行,其余的可想而知了。哪有人自己陷在品行不端中,卻能使家庭關系有序、后人有福氣呢?現在的子弟就是后來的家長,不可以不講究修身的學問。
為家長者,必須謹守禮法①,以御②群弟子。凡非禮法之事,一毫不得沾染。父為子之表率,兄為弟之表率,夫為妻之表率,身茍不正如正人何?
——摘自《周氏家族家規十八條·端表率》
【注釋】
①禮法:禮儀法度。
②御:管理、約束。
【譯文】
作為家長的,必須嚴格遵守禮儀法規,來管理約束眾多子弟。凡是違背禮儀法規的事,一絲一毫也不得沾染。父親應該作為兒子的表率,兄長要做弟弟的表率,丈夫要做妻子的表率。如果自己的身子不正,怎么去正人呢?
培心地
心為一身之主,身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間,百物受用有盡,惟此善根①無盡。故曰:耕堯②田者有水患,耕湯田者有旱憂,耕心田者,歲豐收,無憂無慮。蓋家之興衰久長,系于一心。人生求福,以培養心地為先。心地若壞,百事皆壞,無可指望矣。
——摘自《周氏家族周馥家訓六條·培心地》
【注釋】
①善根:向善之心,慈悲之心。
②堯:皆為古代賢明的君主,后面提到的“湯”也一樣。
【譯文】
內心是身體的主人,身體是家庭的主人。培養內心就是培育家庭的根本。人生在世,萬物享用都有窮盡之時,而只有善根才享用不盡。所以說:即使耕種堯的田地,也有水患之憂;耕湯的田地,也有旱災之愁。只有耕種“心田”,方能無憂無慮,年年豐收。大凡家庭的興衰的長久,都系于一顆善良之心。人生若求福氣,當以培養內心為首要目標,心地若不好,百事難成功。不可能指望其它途徑求得福氣了。
●專家觀點
徐雁平:中西融貫傳家學 清風世德早培根
安徽東至周氏家族的崛起乃在同治光緒之際,近百年的文化傳承源于從“田間崛起”的周馥,家族的文化影響力則通過輩出的人才來顯現。從清末到二十世紀前數十年間,周氏家族人才之興旺令人矚目。周馥家族得以“綿綿瓜瓞”地傳承,家風家訓的教化作用相當重要。
光緒十八年(1892年),周馥長子周學海、次子周學銘中同榜進士,次年四子周學熙應順天府鄉試,中第十八名舉人,此乃周家科名的興盛期。數年前,周馥于《長子學海以拔萃科應朝考未取頗不樂作此示之》鼓勵周學海:“男兒得失尋常事,志向先從遠大期。”而現在到名就之際,周馥有詩四首志喜并兼勖諸子。詩中洋溢的喜悅,或許只有從“田間崛起”的周馥能真正體味到它的份量。他在自己詩文中多次提及的“家風”“祖德”,皆可見周馥在欣喜之余的思前想后。家族之傳衍如同綿綿不絕的河流,周馥及其子孫只是長河上的一個節點,他們能有今日的興盛,是因為承繼祖德;而興盛如何能延續下去,當然還要守家風、積德,以勵諸孫。
周馥前數代皆艱難,“高曾以來皆經商,為人俱忠厚勤苦”,“我祖父習舉業將應試,乃以饑困改營他業”,“余十歲時祖父常勖余曰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余童年我父常戒諭曰能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行所言,皆樸素無聞。
以讀書振興門第,在周馥的時代,其實就是最好最常見的選擇。但發達之后,仍要不忘樸素之根,保持品德之高潔。讀書當讀圣賢之書,周馥《負暄閑語》首列“讀書”一項,認為所讀之書當以四書五經及性理要籍為主。
光緒五年(1879年),周馥四十三歲,先后得兩孫,他的詩中有句“衰宗猶喜見枝蕃”,人丁興旺,對于家族科名理想的實現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條件,然此事須早作準備,“他日功名誰絕足,清風世德早培根。傳家只有遺編在,堂構殷勤與細論。”
對于周馥和周學熙而言,因時勢之變遷,他們對教育的界定可能也略有不同。周學熙一方面持守父親推崇的典籍,另一方面,他又要讓周家子弟適應社會。周學熙所編輯刻印之書,為維系周氏家族的文化脈絡提供精神性的支撐。這些書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傳統典籍,二是父、兄的著述,三是家族子弟教育方面的圖書。用多種教育和督促性的條例,以及多種教材,維護和傳承家學,這種熱情和腳踏實地的踐行,與周學熙詩中多次出現的傳承祖德、培養子孫的語句是互為表里的。周學熙的一切作為,是謹守其父的遺訓,在新的教育體制中傳承家學、培養人才,乃至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他創辦秋浦宏毅學舍、師古堂,籌設國學研究院等,亦可見其用意深遠。
作為家族事業,周學熙希望包括宏毅學舍在內的義舉,使“故鄉民生日厚,子弟中人才漸起”。就在宏毅學舍停辦的一九二六年,周學熙在北平設立師古堂。“師古”之意在于“存古”,這是在西學東漸的時代大背景下對于傳統的一種呼求。
周氏家族于傳統學術和西學不想偏廢一方,所以他們延請的教師中既有舊派文人,也有即將成為現代學術史上重要人物的學人,這使得周家子弟在傳統文史的學習方面有雙重特性。一方面他們多少有些傳統文士的風雅,對傳統有一種特別的溫情,譬如,周家子弟中有以藏書、藏墨、藏陶、藏金石拓片等名世者;另一方面也能憑借扎實的舊學基礎和良好的西學熏陶,在現代學術研究領域中迅速崛起,成為相關學科的學術名家。(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雁平)
馬勇:但愿子孫還積德 閉門耕讀繼家聲
東至周氏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大家族之一,在過去僅僅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這個家族繁衍至四五代,就形成規模很大、影響深遠的文化世家,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過去的研究普遍認為,大家族的存在為中國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載體。先秦儒家典籍中的《公羊傳》、《谷梁傳》等,就是一個家族內部數百年傳承一部經典的例證。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不絕如縷,吳派學術大家族惠氏三代(惠周惕、惠士奇、惠棟)上百年接力研讀《周易》,儀征劉氏三代(劉文淇、劉貴曾、劉師培)也是在上百年間接力專修《左氏春秋》。從學術史的觀點看,如果不是因為文化世家,《周易》、《左傳》也會繼續流傳,但肯定不會有如此精到的研究嘉惠后人。這是文化世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意義。
這些文化世家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創業高祖可能出身微賤,但無不刻苦勤奮,具有遠大理想、宏偉目標,并為子孫留下可供資鑒的示范和榜樣。在這一點上,周馥的言行舉止對其后代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周馥不僅向子孫諄諄教誨,述說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正人先正己,率先垂范,言傳身教。
子女、子孫,一代又一代人才輩出,這在東至周氏中最為明顯。這個成就與周家子子孫孫刻苦耐勞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周家歷代家長勤于與子女后代交流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周馥將那些顛撲不破的人生道理制定成易記且容易對照檢查的家訓、家規,另有“治家寶訓”《負暄閑語》,以談心的方式將人生心得感悟傳給后人,這對周氏后人成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后世子孫不僅有前人的成功可以憑借,獲得啟迪,而且有繼續努力、不懈奮斗的精神資源。
周學熙到了晚年退出政治,也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啟示以詩文方式留存下來。在其兩首《示兒最后語》中,勸誡“門祚興衰原有自,愿兒詩禮教諸孫”“但愿子孫還積德,閉門耕讀繼家聲”。
周家后人在周馥、周學熙之后較少出仕為官,更多在學術文化領域中學有所成。這個家族并不教育后人繼承財富、守住家業,而是時刻激勵后人知識才是永遠的財富,不僅利己,而且可以為社會、為人類貢獻心智。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馬勇)